外墙保温作为建筑节能与舒适度保障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规范的严格遵循尤为重要。青岛地区基于本地气候、建筑特点等因素,制定了一套全面且细致的外墙保温施工规范要求。
人员管理: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提交全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名单(含身份信息),并存入工程档案。需对施工人员做好现场交底培训工作,并做好交底记录。
样板墙面:应在施工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墙面,经建设、监理、总承包单位检查符合要求,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基层处理:外墙基层应进行抹灰找平,平整度不得超出 5mm,并确保表面平整、洁净。
质量证明文件核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材料、构件等进场前,监理、施工总包单位应严格核查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型式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复验:保温材料、粘结材料等应及时送经质监机构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见证取样复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复验性能包括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燃烧性能、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等;岩棉材料质量吸湿率、憎水率、24 小时吸水量;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保温板陈化:保温板材应提前进场,EPS 板陈化时间不少于 42 天,XPS 板陈化时间不少于 28 天,不得露天存放。
保温板粘贴:粘贴上墙的保温板长边不得大于 600mm。岩棉板应六面喷刷专用界面剂,其它板材两个大面应喷刷专用界面剂。保温板粘贴必须采用满粘法,胶粘剂应满铺在保温板粘贴面上,并使用专用锯齿镘刀沿保温板的长度方向将胶粘剂均匀刮出齿状粘胶条,厚度不应小于 10mm。
玻纤网布铺设: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板交界处必须增加铺设一层加强耐碱玻纤网布,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 200mm。外墙阳角处玻纤网格布应按规定绕角搭接,并增设带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成品护角条。
胶粘剂使用:现场配比粘贴用胶粘剂、粘贴砂浆时,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严格计量,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不得二次加水拌合。
锚固件安装:保温板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在混凝土墙中,EPS 板不得小于 25mm,XPS 板不得小于 50mm;在砌体墙中均不得小于 50mm,且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 0.30kN。防火隔离带上下相邻的保温板,距防火隔离带边缘 60mm 处增设锚固件,间距不得超过 300mm。
环境温度:外墙外保温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 24h 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 5℃。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在 5 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雪天不得施工。特殊天气过后,待墙面基层干燥后方可进行施工。
分段检查:每步架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完成后,具体承包单位应及时进行自查,并填写《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分段检查验收记录表》后进行报验。监理、施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现场应剥露抽查不少于 3 处,并填写检查记录,留存图像资料。
现场拉拔试验: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前,应委托经质监机构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检测机构对 XPS 板与基层的粘接强度、EPS 板及 XPS 板的后置锚固件锚固力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外墙外保温系统罩面层施工前,应再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接强度、后置锚固件锚固力进行现场拉拔检验。外墙饰面砖施工前和完工后,应对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现场检验。
检验批划分: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现场拉拔试验每 3 层,不大于 500m² 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不少于 3 处,其中每层至少抽取一个部位,上下层应在不同部位抽取。
进度报告:外墙外保温施工至三分之一进度时,施工总包单位应及时向工程质监机构报送现场试验报告并申请监督抽测。
青岛地区外墙保温施工规范要求贯穿于整个施工流程,从人员、材料、工艺到质量验收的每一个细节都紧密相扣。严格执行这些规范,不仅能确保外墙保温系统发挥良好的节能与防护作用,更能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为居民创造更为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